**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暨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开通仪式现场(王建军摄)
今天(18)在司法部和中国公证协会的指导下启动的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得到厦门法新公证云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该平台以公证法律服务为核心,涵盖了知识产权从权利产生、权利确认到权利交易、纠纷解决的全过程。同时,针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地域屏蔽、多点发生、突发性等特点,平台整合**公证机构力量,开展多点、多点协同服务,为当事人提供随时随地的公证法律服务。
平台实现了三大创新:
一、周全公证法律服务。整合**公证机构力量,通过**公证机构规范一致的行为,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公证法律服务。
2、多点分布式自助取证。借助先进可靠的多点分布式取证技术,结合多点、多点协同服务,通过当事人自助取证,解决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区域屏蔽和多点发生的**问题。
三是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基础技术平台。通过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形式、区域和客体的动态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司法部副部长熊宣国出席仪式并致辞。熊宣国指出,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动力的基本保障,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公证制度是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具有服务、沟通、证明和监督的功能。公证作为服务于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的重要**法律手段,在知识产权认定、流通保护和侵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独到的作用。近年来,知识产权公证工作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公证业务量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案件众多,如腾讯诉奇虎360侵权案、约旦商标纠纷案等。公证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具。《**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促进计划(2014年)》和《**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将公证纳入**知识产权战略。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周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证据及证明材料的公证保管。今年7月,司法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公证职能加强公证服务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知》,强调要支持和引导公证机构充分发挥公证职能,建立、使用和转让知识产权、救济围绕知识产权的创设和权利纠纷的解决,我们将为知识产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保护提供公证服务。
熊宣国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级公证协会和公证机构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依托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改进和创新公证认证方式和服务方式,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公证流程,并根据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及时性及地域特点,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证据保全的及时性、有效性和便利性,有效应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使平台真正成为知识产权的“保镖”。加强知识产权公证培训,加快培养一批精通知识产权法、懂互联网技术、具有**视野的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人员,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公证服务水平,服务和保障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